聖安東尼奧馬刺大勝過後,面臨最大問題不是別的,正是後衛帕克(Tony Parker)右大腿肌肉拉傷。

根據消息,帕克休息一晚後狀況已經好轉許多,而MRI核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他的扭傷是屬於等級最輕微的。



教練波波維奇(Gregg Popovich)指出:「絕大部分決定因素都在於,他明天感覺是如何。」不過考量到總冠軍戰重要性和其傷勢並不嚴重,一般預估帕克應該仍會如期出戰。

近年來由擁有突破切入能力的後衛主導進攻蔚為風尚,不少專家認為波波維奇觀察聯盟發展走向後,遂決定逐步將進攻重心自鄧肯(Tim Duncan)轉移至帕克身上。

此舉無異讓帕克在球隊地位變得舉足輕重,尤其馬刺替補後衛一環表面上可用之兵不少,但季後賽時真正獲得教練信任的,不出尼爾(Gary Neal)和約瑟夫(Cory Joseph),而兩人都不屬於能有效組織球隊進攻的類型。

但就算帕克第四戰能順利披掛上陣,傷勢似乎或多或許都將影響他的發揮。因此鄧肯就非得承擔更多責任,他自己也坦承:「我不會說自己將一肩扛下所有責任,但這的確是我下一戰要做的心態調整,我必須要再多分擔一些部份。」

鄧肯第二戰13投僅命中3球,第三戰雖有所回穩,11投5中繳出12分14籃板雙十成績,但鄧肯假如想挑戰賈霸(Kareem Abdul-Jabbar)相隔14年再度拿下總冠軍MVP紀錄,表現勢必還得再有所提升。

至於另一位三巨頭成員吉諾比利(Manu Ginobili)則是最大未知數,三場比賽下來僅第一戰得分突破雙位數(13分),不過隊友們仍然深信吉諾比利終究會在對的時機再度甦醒。

帕克系列戰前曾表示,自己相信吉諾比利保留最好實力,準備在冠軍賽發揮。尼爾也附和道:「不少人說他不像以前打的那麼出色,但吉諾比利還是吉諾比利,對手還是必須要特別尊重和提防他。」

馬刺第三戰依靠綠葉球員爆發痛宰對手,但期待尼爾和格林(Danny Green)再現前一場的狂飆丰采,恐怕也是有些不切實際。

而詹姆士(LeBron James)和其他熱火隊成員吞敗後總是能有所回應,尤其前者已非2007年時的吳下阿蒙,連續三場得分未突破20分大關後,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馬刺更須謹慎提防、大意不得。

不容否認,馬刺的確是靠年輕小將贏下第三戰,但要再奪兩勝順利封王,三位元老級戰將無非才是最大關鍵。

這支球隊就和其代表人物鄧肯一樣,雖實力雄厚卻因樸實無華風格,加上近幾年主力球星年歲漸長,而被一般大眾所忽視。

但就像波波維奇今日練習時告訴記者的:「就只是因為他年紀有點大了,並不表示他失去競爭的心態或是職業球員的求勝意志,這些是永遠不會離他而去的」他指的可以是鄧肯,也可以是聖安東尼奧馬刺。



新聞出處:痞客邦NBA新聞
http://nba.pixnet.net/news/article/2013-06-13/45000/4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