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聯盟其他球隊的巨幅變動,熱火在今年夏天的補強動作只能說中規中矩,但對一支球員主力正值顛峰的冠軍球隊來說,以不變應萬變其實就是最好的作戰策略據報導。近日,熱火主帥史波斯特拉(Erik Spoelstra)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透露他對於新球季熱火隊的展望,他表示球隊的比賽節奏將會比過去還要來得更快,同時他也認為老將射手艾倫(Ray Allen)將可以充分融入熱火隊的體系之中。

憑藉著一個近乎無中鋒的小號陣容,熱火靠著一批體能條件優異和作戰經驗豐富的球員組合成功奪下總冠軍獎盃,這也為球隊的發展寫下一個正面的範本,在休季期間,熱火沒有把有限的薪資空間用於填補禁區高度,相反地,他們引進了艾倫(Ray Allen)和路易斯(Rashard Lewis)兩位聯盟中擁有顯赫資歷的外線砲手,整體陣容更加走向小球路線,在詹姆士(LeBron James)和韋德(Dwyane Wade)的帶領之下,熱火隊的攻守模式將更具侵略性。
「我希望球隊節奏能夠打得更快,」史波斯特拉說,「去年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提升了一個層次,我認為,從目前擁有的人員搭配來看,我們將會打得更加快速。在我看來,利用一個完整的訓練營以及賽季,我們能夠慢慢建立起這樣的習慣。」
在今年的總冠軍賽中,巴提耶(Shane Battier)、查莫斯(Mario Chalmers)和米勒(Mike Miller)在外線的發揮可說是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也讓熱火整體攻勢更為凌厲,如今外線砲台又加入了史上三分球投進最多的艾倫,熱火攻守節奏加快的同時,也將讓艾倫可能獲得更多的外線空檔機會,對其他對手來說,這無疑是十分致命的狙擊點。
史波斯特拉也表示艾倫將能夠有效融入球隊體系之中。「他可是一位名人堂等級的球星,」史波斯特拉說,「在之前的進攻體系中我們還沒有這樣的元素。因此事情或許會變成很有趣,我還沒有太多去考慮這方面的轉變,我不想改變太多,但是擁有這類型的球員,對於球隊而言,都是一種很好的元素。」
今年夏天NBA可說是面臨巨大的陣容變動,除了熱火之外,包括像湖人、塞爾提克等球隊都進行了不少補強。特別是湖人,一口氣補進了霍華(Dwight Howard)、奈許(Steve Nash)等幾位超級球星,整體陣容耀眼無比,被視為挑戰熱火霸權的強力競爭者之一。
面對如此劇烈的變化,史波斯特拉也談了自己的看法。「我們知道這是一個重要的夏天,每一支球隊透過不同的方式來改善球隊,下足本錢去進行一些大型交易,一部分球隊做到了這點,一些球隊則是改善了球隊戰力,」史波斯特拉說,「湖人顯然做到了,這也將會比賽變得更有趣。」
新聞出處:痞客邦NBA新聞
http://nba.pixnet.net/news/article/2012-09-11/25320/40285

憑藉著一個近乎無中鋒的小號陣容,熱火靠著一批體能條件優異和作戰經驗豐富的球員組合成功奪下總冠軍獎盃,這也為球隊的發展寫下一個正面的範本,在休季期間,熱火沒有把有限的薪資空間用於填補禁區高度,相反地,他們引進了艾倫(Ray Allen)和路易斯(Rashard Lewis)兩位聯盟中擁有顯赫資歷的外線砲手,整體陣容更加走向小球路線,在詹姆士(LeBron James)和韋德(Dwyane Wade)的帶領之下,熱火隊的攻守模式將更具侵略性。
「我希望球隊節奏能夠打得更快,」史波斯特拉說,「去年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提升了一個層次,我認為,從目前擁有的人員搭配來看,我們將會打得更加快速。在我看來,利用一個完整的訓練營以及賽季,我們能夠慢慢建立起這樣的習慣。」
在今年的總冠軍賽中,巴提耶(Shane Battier)、查莫斯(Mario Chalmers)和米勒(Mike Miller)在外線的發揮可說是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也讓熱火整體攻勢更為凌厲,如今外線砲台又加入了史上三分球投進最多的艾倫,熱火攻守節奏加快的同時,也將讓艾倫可能獲得更多的外線空檔機會,對其他對手來說,這無疑是十分致命的狙擊點。
史波斯特拉也表示艾倫將能夠有效融入球隊體系之中。「他可是一位名人堂等級的球星,」史波斯特拉說,「在之前的進攻體系中我們還沒有這樣的元素。因此事情或許會變成很有趣,我還沒有太多去考慮這方面的轉變,我不想改變太多,但是擁有這類型的球員,對於球隊而言,都是一種很好的元素。」
今年夏天NBA可說是面臨巨大的陣容變動,除了熱火之外,包括像湖人、塞爾提克等球隊都進行了不少補強。特別是湖人,一口氣補進了霍華(Dwight Howard)、奈許(Steve Nash)等幾位超級球星,整體陣容耀眼無比,被視為挑戰熱火霸權的強力競爭者之一。
面對如此劇烈的變化,史波斯特拉也談了自己的看法。「我們知道這是一個重要的夏天,每一支球隊透過不同的方式來改善球隊,下足本錢去進行一些大型交易,一部分球隊做到了這點,一些球隊則是改善了球隊戰力,」史波斯特拉說,「湖人顯然做到了,這也將會比賽變得更有趣。」
新聞出處:痞客邦NBA新聞
http://nba.pixnet.net/news/article/2012-09-11/25320/4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