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好奇籃球比賽的紀錄組實際工作內容為何嗎?或者為什麼各大體育新聞網站總是能夠有最即時的數據更新出現呢?

《SB Nation》達拉斯小牛專區就利用專訪形式,透過該隊的紀錄組成員芮妲(Rachel Reida)來一窺究竟,以下就是其訪談內容摘要:



問:所以妳究竟是怎麼成為小牛專屬的紀錄員呢?

答:我大概是從六年前開始替休士頓火箭的發展聯盟附屬球隊,里奧格蘭德山谷毒蛇(Rio Grande Valley Vipers)工作,之後因為我搬到了達拉斯,所以毒蛇隊就替我聯絡了小牛的附屬球隊德州傳奇(Texas Legends),並向他們推薦我。

事實上NBA球隊會來打聽發展聯盟球隊的紀錄組狀況,這就是為什麼我之後就改替小牛工作。我是在2010到2011年賽季開始替小牛負責紀錄組工作,所以那年奪冠我也有參與到,基本上只要是主場賽事都一定會出席。

問:所以實際上NBA紀錄組是怎麼組成的呢?

答:通常NBA比賽的紀錄組總共由七個人所組成,其中有四位坐在記錄台後方,分別是記分員、24秒計時器操作員、記分板操作員和比賽計時器操作員。另外三個人則是坐在紀錄台更後方,負責操作電腦,分別是主要人員、召集員和次要人員。這七人之中,主要人員、召集員和記分員是有配戴耳麥的,因為工作性質要求,三人之間一定要能夠彼此作溝通。

最後還有所謂的跑腿員,作用主要是把更新過的數據紙本交給公關部門或者現場媒體,通常是利用暫停時候和每一節之間的空檔時間。一開始我就是擔任跑腿員,現在則是改任主要人員或是記分板操作員

問:那麼到底NBA紀錄組是怎麼運作的呢?

答:召集員基本上就是最大主角,他負責監控比賽實況,然後再透過耳麥將其轉化為可供紀錄的數據,例如他會說:「進球,41,助攻,5。」。而主要人員則是把這些資訊輸入電腦中,不過召集員並不會解釋這次進球是以什麼方式達成的,所以這工作就落到次要人員手上,主要人員會問次要人員:「告訴這次進球是怎麼進的?」

而主要人員會將場上一舉一動通通記錄到電腦內,而這部電腦是以觸控方式來操作,螢幕上會有半場的圖樣來方便做標記。所以他能夠標記出實際投籃出手位置,再輸入究竟是由哪位球員出手的,接著螢幕上會跳出視窗要求選擇出手類型,像是跳投、切入上籃和灌籃等,裡面有各式各樣或許你想都想不到的描述類型可以選。

當然如果是助攻的話也是以此類推,至於犯規的話就必須輸入像是:犯規類型、誰對誰犯規、是哪位裁判吹的等等。

假如要是過程中出現疑問的話,就必須在空檔時間利用錄影重播來做釐清。由於同一時間有太多太多細節需要紀錄,所以你的動作一定要快。大部分擔任主要人員時,我甚至連實際比數都不曉得,只是不停地和召集員與次要人員埋首努力工作,還得忽略滿場鼓譟不已的觀眾。

當不是擔任主要人員時,我會負責記分板操作員的工作。這工作其實壓力十分沉重,因為不論是兩隊的教練、球員甚至接近2萬名現場觀眾,都無時無刻都緊盯記分板看,所以不但更新要快更千萬不能出錯,我每次做這工作時都非常戰戰兢兢。

問:你認為擔任傳奇和小牛的紀錄組兩者之間有什麼差異嗎?

答:我想主要差異是在於你的工作搭檔,我在傳奇時常發生很多錯誤,由於我的搭檔們其實流動率很高,所以他們看待這份工作的態度相對不是那麼嚴謹,甚至認為擔任紀錄組只是一種免費進場看球的方法。

不過事實上對我們來說,進場是來工作而不是來找樂子的,尤其到了NBA等級之後,在紀錄台加油喝采甚至彼此交談都是不被允許的。

此外NBA紀錄組都是在這行待非常久的人,我們小牛隊就有人一待就是33年,所以大家其實就像一家人一樣。當然我們在NBA設備也比在發展聯盟要好非常多,電腦都是由專門技術人員幫你負責,但在替傳奇做事時,我也得要兼職顧好其他設備。



新聞出處:痞客邦NBA新聞
http://nba.pixnet.net/news/article/2013-08-27/34680/34768